本网消息2025年7月8日,为丰富社区文化活动形式,践行大学生社区实践育人理念,湖北理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绿色天使志愿服务大队“青清家园”的志愿者们走进月亮山社区,开展 “认识可回收垃圾分类和制作手工垃圾桶”主题实践活动,此次活动通过“知识科普+动手实践”的创新形式,让环保理念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以“小行动”助力社区“大环保”。
活动现场,志愿者徐倩倩和高福蔚,通过精心准备的PPT和实物展示,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垃圾分类课。他们通过趣味PPT展示、实物举例,向社区青少年详细讲解了可回收物的类别区分、回收价值,以及规范投放对环保的意义。她们表示:“分类一小步,环保一大步!愿大家记住可回收知识,从扔对每一件垃圾开始,守护我们的家园!”现场还设计了互动问答环节,孩子们踊跃举手,现场气氛热烈。
实践环节中,志愿者李魏恒鑫带领孩子们将废弃的纸杯、纸盒等材料变废为宝,制作成创意分类垃圾桶。他表示:“从学分类知识,到亲手做垃圾桶,是我们和社区的‘绿色约定’。愿播撒环保种子,共添绿意,让分类、变废为宝成为新风尚!”活动以 “知识 + 实践” 双驱动,让环保理念扎根社区,也为青少年搭建起趣味学习的成长课堂,用青春力量点亮绿色社区建设之路。
本次实践活动中不仅教会了孩子们垃圾分类的知识和技能,更培养了他们的环保责任感和创新意识。通过"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区"的传导效应,志愿者们将垃圾分类的种子播撒进孩子们的心田。趣活动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社会实践的创新精神,也体现了高校服务社区、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担当。湖北理工学院环境学院绿色天使志愿服务大队的志愿者们以青春行动点亮社区环保实践。(通讯员 董琪 程怡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