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黄石湖理环保节能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通过腾讯会议的方式举行2025年博士后出站考核报告会,对胡天鹏、朱文君两位博士后进行出站考核。由五位教授组成答辩委员会,卢小菊教授任答辩组长,博士后合作导师参加了此次报告会。研究院工作人员及研究院在站博士后一同出席本次报告会。
答辩开始前,合作导师左分别对两位博士后在站期间的基本情况进行了陈述,充分肯定了他们在站期间认真进取的工作态度及取得的科研成果。随后,两位博士后分别作出站报告。

胡天鹏,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23年进入黄石湖理环保节能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主要从事矿区污染物环境行为及资源化研究工作。博士后研究课题为《鄂东南地区多环芳烃湖泊沉积记录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通过对网湖湖泊水体、沉积物及周边土壤一年四季的调查,确定湖泊多环芳烃的来源,后通过铅同位素技术对网湖110cm沉积柱沉积年代序列进行了建立,建立了过去140年以来母体及烷基化多环芳烃的沉积记录,并重建了各输入源对各多环芳烃单体的贡献年代序列,为网湖多环芳烃的污染防治与管理提供了科学支撑。在站期间,胡天鹏博士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篇,以第二主编身份出版教材1部,主持湖北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省级科研平台开放课题项目2项,企业委托横向项目1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湖北省生态环境厅环保科研项目1项。

朱文君,毕业于武汉科技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23年进入黄石湖理环保节能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主要从事MOFs衍生金属氧化物修饰碳纳米复合物缺陷的调控及其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博士后研究课题为《MOFs衍生金属氧化物修饰碳纳米复合物缺陷的调控及其氧化机理的研究》,该研究结果在催化应用的缺陷工程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关注于开发源自铜金属有机骨架(Cu-MOFs)的富含氧空位的CuO@C催化剂,用于过氧单硫酸(PMS)的活化。该研究展示了一种简便且可控的合成方法,并深入研究了氧空位介导的电子转移的协同效应,促进了以单线态氧生成为主的非自由基降解途径。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在站期间,朱文君博士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篇,中文综述一篇,主持矿区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联合开放基金、湖北理工学院校级项目各1项。
在听取两位博士的出站汇报后,与会专家们分别就报告内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质询和点评,充分肯定了两位博士后在站期间取得的成绩,对报告的进一步完善和今后努力的方向进行了指导。经答辩委员会讨论表决,一致认为胡天鹏博士后、朱文君博士后圆满完成了在站期间的工作任务,达到出站要求。
此次考核报告会不仅是两位博士后个人学术生涯的一次重要里程碑,也是我校学术研究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与会专家们对各位博士后的答辩表现和研究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对后续的研究重点给出了指导性建议,希望各位博士后继续发扬创新精神,在未来的学术研究中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通讯员 周重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