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25日,环境学院教师蔡苇和杨静在长沙参加了由中国环境出版集团有限公司、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举办的“生态环保教材编写营”培训活动。这次培训旨在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教材在推动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作用,提升教师生态环保领域教材编写能力,推动环保类教材向“产教融合、实践导向、数字赋能”方向发展。
培训活动通过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副所长曾天山的《编教材是门大学问》,北控水务集团北水教育总经理、“中国生态环境产教融合系列教材”主编、全国生态环保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秘书长冀广鹏的《生态环境产教融合系列教材实践项目资源建设经验分享》,河北环境工程学院产教融合与创业中心主任陈顺通的《绿色低碳发展背景下高校生态环境产教融合系列教材开发的实践探索》,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朱邦辉的《职业教育环境专业产教融合型教材建设实践--以《清洁生产核查》为例》,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科技仪器应用工程学院院长、教授、高级技师相会强的《加强课程、教材建设,落实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持续推进专业转型升级》,《中国数字出版》编辑部副主任、全国编辑出版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副秘书长郭剑博士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教材编写中的应用》六个讲座有序展开。以分组的形式围绕生态环保教材的编写难点、创新思路等进行深入交流与现场策划。中国环境出版集团表示,拟将适应学科发展要求、应用范围较广的教材纳入出版集团重点建设教材建设计划,择优向全国生态环境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
编写营还实地参观了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的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湖南遥感应用(数据解译)基地、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水处理实训平台。

这次培训活动让两位老师收获颇丰、感触良多,并将分享给全院教师,以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为导向,加强环境学科建设和实践,优化环境专业教材,培养具备开拓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通讯员 杨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