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院教师参加生态环境青年科技工作者工程能力改革研讨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推进高水平生态环境人才队伍建设,助力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2024年9月20-22日,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类专业认证委员会主办的生态环境青年科技工作者工程能力研讨会在洛阳召开。环境学院环境工程教研室青年教师王振、汪东亮参加此次会议。

本次大会由武汉大学侯浩波教授主持,会议强调了对高校青年教师个人发展和学院人才队伍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希望青年教师珍惜机会努力提升工程实践能力。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助理陈永梅、联办单位洛阳理工学院校长丁梧秀教授分别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词,向与会代表表示了热烈的欢迎。环境类专业认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周琪教授以“新形势下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为题作大会主旨报告,分别从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看专业的未来、新培养体系构建的思路、从新修订的认证标准和补充标准看课程体系的设置等方面提出指导意见和建议,强调了专业必须建立新的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才能应对复杂工程问题带来的挑战;要注重综合型的数智教学,体现数学和自然科学在本专业的应用,适应我国生态环境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发展理念;更要突出专业的地方特色,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大会邀请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聂俊英总工程师、同济大学金伟研究员分别分享了厂网河一体化调度背景下的排水工程案例和同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案例。此外大会还设了四个分会场,分别是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工艺设计、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大气污染协同控制、固体废物处理处置,邀请国内多所高校和设计研究院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专家作报告,结合实际工程案例、针对本科生毕业设计作品全面剖析问题,有针对性的讲解,旨在帮助青年科技工作者提升工程实践和指导毕业设计的能力,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批评思维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
会议期间,与会教师结合自己所带毕业设计选题、过程性指导和图纸绘制标准等问题与专家进行深入的讨论与交流。
本次研讨会对于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和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推进工程教育认证状态保持和本科教育教学审核性评估的关键举措,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将会持续关注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保证毕业设计质量,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环境类专业人才,努力为我校“两个提升”贡献力量。
(通讯员 王振 汪东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