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进一步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环境学院于11月29日下午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K4-507会议室召开2024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专题论证会。此次会议旨在通过专家论证,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保其更好地服务行业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
会议邀请了来自武汉工程大学的盖东兴教授、武汉科技大学的樊杰副教授、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卢爽明高工以及湖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曹阳高工等多位知名高校和行业企业的专家莅临指导。环境学院院长张家泉、办公室主任王汉林出席会议,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和环境科学三个专业的负责人、骨干教师代表及部分学生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环境学院办公室主任王汉林主持。

张家泉院长在开场致辞中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院发展的专家们表示衷心感谢。他简要介绍了学校2024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指导意见和基本要求,强调此次修订紧密结合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以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秉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OBE)教育理念。他希望通过本次论证会,能够得到专家们关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宝贵意见与建议。

在论证环节中,行业工程师和省内其他高校专家对三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总体思路、培养目标、基本原则、修订框架及课程体系设置进行了深入讨论。专家们一致认为,方案调整定位准确、培养目标明确,符合区域产业发展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需求。同时,专家们结合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和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要求、专业认证要求及企业岗位需求,从专业特色课程构建、实践教学环节优化、产教融合深化、学生就业前景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盖东兴教授指出,专业特色课程的构建应紧密结合行业前沿技术,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樊杰副教授建议优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加与企业的合作项目,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卢爽明高工强调产教融合的重要性,建议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曹阳高工则从行业需求角度出发,建议加强环境监测与治理方面的课程设置,以满足当前环保行业的发展需求。
此次专家论证会的召开,为2024版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和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完善明确了方向,确保了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顺利推进。同时,也为提升学院本科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一步推动了环境学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高质量发展。(通讯员杨龙元、郑静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