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环境工程领域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加强高校间课程建设经验交流,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上海大学承办,高等教育出版社、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协办的第十届高等学校“环境工程原理”课程教学与资源建设交流会于7月4-6日在上海召开。来自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开大学等全国60余所高校的1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环境学院教师夏晶晶参加了交流会。
会议开幕式上,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大伟,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清华大学秀钟书院院长胡洪营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理科事业部副主任陈正雄分别发表致辞。
在主题报告环节,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席劲瑛教授等12名专家学者围绕教材知识体系、实验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中外合作办学、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以及教学过程中与人工智能、数字资源结合等主题作了精彩报告,同与会代表们深入分享课程教学与资源建设的实践心得。会议现场研讨氛围热烈,专家代表们踊跃发言、积极交流。
本次交流会为“环境工程原理”课程的教学革新、资源集成以及跨校合作搭建了优质平台,有效促进了各高校间的交流对话与经验互鉴,为环境学科创新型人才专业基础课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本次交流研讨,学院对“环境工程原理”课程有了更加明确的定位,将持续深化课程体系改革,进一步利于基于人工智能赋能的数智教育优化教学方法与路径,提升“环境工程原理”课程教学质量,为培养适应国家需求的环境学科创新人才贡献更多力量。(通讯员 夏晶晶)